管管自动焊的使用领域逐渐变得广泛起来,因其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,在使用时比较受到大众的青睐。但是在利用自动焊设备进行自动焊接的过程中,可能会出现余高超标的问题和咬边问题,那么,这两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?又该如何进行维修处理呢?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具体的处理方法吧。
一、余高超标
自动焊焊缝的余高超标是焊缝的表面,焊缝上的金属超过规定的量。主要影响焊接的疲劳寿命,随馀高度的增加,焊接的疲劳强度急剧下降,以下方法能够使焊缝残余高度达到标准要求。
1、 一次填充后,将1.5毫米留在盖面。
2、 控制盖焊接电流为160~170A,电压为18.8V。
3、 摆幅、摆速、停留时间均增长百分之10~20。
4、 电感量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百分之十。
5、 焊丝干伸长控制在7~10mm范围内。
6、 保持正确的观察角度。
二、咬边
咬边是管管自动焊焊缝成形的问题之一,它是由基金基底金属损失和沿焊缝尖的凹槽或凹口造成的。咬边严重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外观,使焊缝的截面减小,易形成锐角,导致应力集中,容易发生断裂。造成这类咬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:
1、焊接电流。焊接电流对咬边的影响很大,虽然弧吹力大,熔深大,焊丝穿透率高,但同时热输入量大,铸铁温度高,流量好,流向焊缝中间。当电弧被移除时,熔池中没有熔化的铁或较少的熔化的铁,而电弧在基础材料上发射一个弧形坑(即斜坡的边缘)形成一个咬边。
2、回路中电感。短路过渡需要焊接电路中适当的电感,可以调节短路过渡电流的速度,控制焊接过程中的飞溅和电弧燃烧时间。通常,细丝气体保护焊,焊丝熔融速度快,熔滴过渡周期短,需要较大的短路过渡电流生长速度。仰焊中,大电感降低熔滴过渡频率,电弧长,电弧向坡口两侧移动时,熔池内的铁水向焊接中间流动,形成底切。
在使用管管自动焊的时候,如果遇到余高超标和咬边问题,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上述内容来寻找出现的原因,并进行维修处理。在生产使用中出现这些问题后,需要及时进行处理,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后也不会影响到自动焊的正常使用。
版权声明:文章来源于www.chuanpenghange.com/xwdt/271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